高一数学解题要分析四个关系
2020-10-111440
如何减少解题失误,这是一个考高分的关键。失误少了,分数就会溅涨。这需要学生的仔细观察与认真阅读题目,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数学解题要分析四个关系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高一数学解题要分析四个关系
一 审题与解题的关系
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,匆匆一看急于下笔,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,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、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,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。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,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(如“至少”,“a>0”,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),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,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。
二“会做”与“得分”的关系
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,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,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,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“会而不对”“对而不全”的情况,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。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“跳步”,使很多人丢失1/3以上得分,代数论证中“以图代证”,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,但是由于不善于把“图形语言”准确地转译为“文字语言”,得分少得可怜;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,许多考生“心中有数”却说不清楚,扣分者也不在少数。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,“会做”的题才能“得分”。
三 快与准的关系
在目前题量大、时间紧的情况下,“准”字则尤为重要。只有“准”才能得分,只有“准”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,而“快”是平时训练的结果,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,一味求快,只会落得错误百出。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,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,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,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,也几乎得不到分,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。适当地慢一点、准一点,可得多一点分;相反,快一点,错一片,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。
四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
拿到试卷后,应将全卷通览一遍,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、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。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,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、理21要难,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,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“持久战”,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,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。这几年,数学试题已从“一题把关”转为“多题把关”,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“台阶”,入口宽,入手易,但是深入难,解到底难,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“咬手”的关卡,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。所以考试中看到“容易”题不可掉以轻心,看到新面孔的“难”题不要胆怯,冷静思考、仔细分析,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。
高一提高数学成绩的具体的措施
(1)记数学笔记,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,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。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,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,以便今后将其补上。
(2)建立数学纠错本。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,以防再犯。争取做到:找错、析错、改错、防错。达到: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;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、以便对症下药;解答问题完整、推理严密。
(3)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,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。
(4)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,形成板块结构,实行“整体集装”,如表格化,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;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,由一例到一类,由一类到多类,由多类到统一;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。
(5) 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,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,多做数学课外题,加大自学力度,拓展自己的知识面。
(6)及时复习,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,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,消灭前学后忘。
(7)学会从多角度、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。如: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,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、条理化、专题化、网络化。
(8)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“反思”,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,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,为什么要这样想,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,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,在解其它问题时,是否也用到过。
(9)无论是作业还是大练习,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,通法放在第一位,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,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。
高中数学常见学习误区
误区一:以为自己上课听懂了
这种现象特别的普遍,课上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,不仅听懂了、学会了,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对答如流,于是,有的同学就沾沾自喜,认为自己真的会了,但等到做作业时就会发现很多题都不会,这说明了接收知识和应用知识是两回事。因此,即使上课听懂了,课后也要复习,通过多做同步训练题来巩固自己所学的内容。
误区二:不求甚解的多做题
有不少同学希望通过多做题来巩固知识、提升成绩,更有的人认为,通过多做题来提高“押题”的概率。高中数学题型多变,知识点也比较多,所以想要押题非常困难。与其不求甚解的多做题,不如,让自己花点时间总结最近所做题的题型与思路,通过总结整理来寻找解题技巧与解题灵感。
误区三:通过解难题来获取成就感
有的学生认为把难题做会了,简单题就能迎刃而解,同时钻研数学难题能让这部分同学有成就感,可奇怪的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并不十分好,反而很多简单题都做错了,其实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部分同学的浮躁心态,总在追求“更高、更难”,却忽略了基础知识,一味追求成就感,却忘记了脚踏实地的学习。其实,真正体现数学思维之美的恰恰是一些小题目,“平凡中见伟大”才是真正的伟大,所以,想要追求难题的成就感,就要踏踏实实将基础题做好。
误区四:解题思路过于单一
相信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,都有类似的感觉,一道题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,但是在老师的稍加指点下就恍然大悟,为什么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能深受启发呢?其实,这就是解题思路过于单一、学习方法刻板造成的。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,平时要对数学基本概念、公式、定理整理归纳,做到随时能用,体现在具体题目中,才能够举一反三。此外,要学会审题,抓住题目的关键点,围绕关键点从不同的角度尝试解题,这样处理才会更加灵活、多变。数学就是要把方程、图形动一动、变一变,把各种已知条件以不同方式有机结合起来,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。